环评人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环评教学 > 环评教程

环评教程

环评报告表编制入门 第一课: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不止环评 2022-07-23环评教程
作者:不止环评,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不止环评。
环评报告表编制入门系列文章洋洋洒洒了30000多字,花费时间月余,希望能对有意转行环评或入门的新人们有所帮助。个人观点,不免会挂一漏
作者:不止环评,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不止环评。
环评报告表编制入门系列文章洋洋洒洒了30000多字,花费时间月余,希望能对有意转行环评或入门的新人们有所帮助。个人观点,不免会挂一漏万、思虑不全。还望同行不吝指教。
本文3865字,预计阅读10分钟。

零、 本节概览

第一节课讲解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内容见下图,下图从上到下将本节内容分切为①项目情况、②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和③规划及符合性分析三部分(分别填充了三种不同颜色的底纹)。

第一节 概览

一、项目情况

1.建设项目名称和项目代码

编制指南上的说法是指立项批复时的项目名称,无立项批复则为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相关设计文件的项目名称。

“立项”一词,环评基本都很熟悉又很陌生。熟悉是因为经常听说,陌生是因为对立项这一制度和程序不甚了解。

简单地说,“立项”就是一种投资从无到有的过程,项目的确立就叫立项,归口为发改部门或经委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由企业自主投资、不使用政府资金的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和备案制(其他类型项目)。

从规定上来说,任何投资都要履行上述三种手续(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其中一种。一般来说,审批制和核准制投资项目环评审批文件需作为前置条件,备案类项目无任何前置条件(网上直接备案即可)。一般的生产性投资项目履行备案手续,从环评报告表的模板上让填写项目代码这一内容可以看出,这个备案手续被在生态环境部门作为了环评审批的前置手续

但是实际执行上,各地做法不一,笔者简单调查了几个城市的环评审批的情况,在建设项目名称和项目代码这一块,苏州、郑州、湖州、青岛等城市都要依据投资项目备案表(备案的项目)进行填写;上海、深圳基本不需要备案表,项目名称可以由企业自行确定,代码为空即可;杭州的情况是有的项目有,有的项目没有。

这方面我也没有深入调查是为什么,大家在做项目时尽量多与公司里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沟通,看当地是否需要,如果需要,让企业尽快办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项目需要准入、备案等情况,与投资备案有一些不同点,实际的操作中项目的落地过程要稍微复杂一些,因为一般生产性项目都需要落户到工业园区内,或购买土地、厂房或租赁已有厂房进行建设生产,各园区对项目准入都有产业、税收、环保等方面的限制条件。所以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立项/备案不仅仅是网上填写一些信息就行的,而是额外还要再与当地经委、园区管委会、生态环境部门等进行磋商或由上述部门联合组织评审,对项目在产业、税收、环保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再按法规要求进行项目备案、厂房的转让或租赁。到这里才算完成项目的准入、备案,也可称“立项”吧(严格来说不准确或者有误,但是不影响理解),之后才是环评、消防等方面的手续。

项目备案立项手续如何办理呢?通过国家的统一平台网上自主办理,网站名字叫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平台,网址是: new.tzxm.gov.cn/bsdt/ ,通过国家平台进入各省市的投资项目管理平台后进行办理。

网站截图如下:

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进入后,可看到办理结果的公示信息,如下:

河南省的投资项目公示信息
上海市的投资项目公示信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些企业在办理备案时不严肃认真或者没想好,备案信息(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生产内容及规模)填写随意、不规范,所以造成备案的内容与做环评时提供的材料内容、与各类证件(房产证、租赁合同等)上的内容不一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地址,幢号或弄号有误,与房产证或租赁合同不符,生产内容增加了或者减少了等,各种情况都可能会遇到。这个需要前期与建设单位沟通清楚,有问题及时变更备案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免给建设单位或自己留下隐患,比如环评与备案信息不一样,生态环境部门抽查报告时,有可能认定环评造假。

如果生态环境局审批时未要求提供备案手续,项目名称可以由建设单位自定,一般比较规范的名称有:某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某某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某某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线或生产车间项目,或者年产1000吨注塑制品生产项目等,最终名称最好由建设单位最终拍板确定,避免以后扯皮。

现在给出做环评的第一个忠告:学会保护自己和单位,需要建设提供和确定的,一定要让企业对接人确认,而且过程要留痕。

动图封面
注意:上方的忠告!!!!!

 

2.建设地点和地理坐标

有备案意见(或立项)的,按公文上面的建设地点填写。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要复核公文上的建设地点与实际建设地点是否相符、与房产证和租赁合同上的地点是否相符。我们的要求是,所有文件表达内容一致。比如建设地点是建设路998弄3幢,不要写998号3幢、也不要写998弄3栋,也不要写998弄3号楼等。最好做到完全一致。

没有备案或核准意见的,按房产证和租赁合同的地址填写,这里也一样,保证租赁合同和房产证地址的一致性。

根据建设地点获取其地理坐标,一可以通过网络地图,比如谷歌地图、百度地图、91卫图助手等图服务网站获取,这种服务网站挺多的;二在现场通过GPS或APP定位,这个可以在看现场时完成,是相对精确的。

3.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和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的确定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这个文件确定的,一般通过生产的产品来进行判定。

比如生产方便面,初步印象应该属于食品业,那么行业大类就是14 食品制造业,再细分的话就是1433方便面制造,这就是该项目的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再比如,产品为汽车零部件那么这个首先属于汽车行业,行业类别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这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不能仅仅通过产品进行判定行业类别,同时也要兼顾特殊工艺和原料。

还拿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来说,如果含有铸造工艺,那么还应归类到铸造行业,再细化一下,铝铸造成汽车零部件,属于3392有色金属铸造(铝属于有色金属)。那么这就是个跨行业的建设项目,其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为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3392有色金属铸造。

考虑原料这方面的主要是资源回收利用项目,比如利用废塑料进行造粒,然后再生产塑料制品,那么既属于4420废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又属于292塑料制品业。

确定环评报告中建设项目行业类别的依据是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所以准确、全面的列出项目所属的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是准确判定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判定项目环评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的基础,需要我们认真、仔细。

如何确定环评是做报告书、报告表还是登记表,又或是豁免呢?依据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以及省发布的实施细化名录或规定(如有)。

前面列举的两个项目例子其环评类别判定结果如下:

环评类别判断依据

根据项目类别(图中的二级类别),然后再与项目的建设内容(生产规模、原料用量等)进行比对,确定环评的类别(报告书、报告表还是登记表)。

4.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

建设性质表里有四个选项,分别是新建(迁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这个除了改建不好理解外,其余三个都很好理解。

基本原则如下:

从无到有,选新建(迁建),迁建代表此处的从无到有。
规模从小到大,选扩建。
技术从旧到新、从落后到先进、污染排放从多到少选技术改造。
生产内容从甲到乙选改建吧。


这些术语没有特别严格的定义,可按上述原则确定,具体项目再具体分析讨论。

5.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这个条目下也有四个选项。

首次申报项目,就是这个项目第一次申报环评。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是指这个项目曾经申报过环评,由于各种原因,没批下来,并且收到了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关于不予批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通知》(下图)。
但是要说明的是,如果审批过程建设单位主动撤回,然后将报告修改完善后再申报,撤回代表的是申报程序中断,不属于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而生态环境部门出具的不予批准通知书,代表这次申报结束,再次申报属于此类型。

不予批准的报告书通知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环评批复后,企业建设过程中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内容相比有所不同,也就是发生了变动,根据相关文件(重大变动清单)判定属于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二十四条,应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属于此类型。

6.其他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和文号(选填):这个与前面的建设项目名称和项目代码对应,如果办过相应手续,就按手续上的内容填写,如果没有,这个地方可以不填。

总投资和环保投资:如果有项目投资手续(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上面会有总投资和环保投资;如果没有手续,让建设单位预估提供;环保投资也可以帮助企业预估。环保投资分废气、废水、固废、噪声、风险等几项,然后加和汇总。

是否开工建设:一般填写“否”,除非企业已经受到了“未批先建”的处罚,否则不建议选“是”。

施工工期:项目开始建设到建设完成所需的时间(单位为月),由建设单位估算提供。

用地(用海)面积:一般项目如果新建厂房,填写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上的用地面积;如果是租赁或自有厂房项目,写(租赁)厂房的建筑面积,这个一般严格按照房产证和租赁合同上的信息来填写。

 

系列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可移步前往,阅读更多章节。本专栏也将及时更新后续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