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人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环评之家 > 环评故事

环评故事

二十五年的点滴回忆

2022-08-24环评故事
今年是评估中心成立30周年,也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20周年的日子。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也非常巧合,恰是我进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40周年、从事环评工作25周年的日子。1997年10月,我从贵州六盘水市挂职

今年是评估中心成立30周年,也是《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20周年的日子。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也非常巧合,是我进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40周年、从事环评工作25周年的日子。

1997年10月,我从贵州六盘水市挂职结束回到国家环保局,被任命为自然保护司副司长,分管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一次与国家计委、水利部等相关部门的同志出差到河南济源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现场进行阶段性验收时,第一次接触到环评报告书,报告书中大量的篇幅却沿用工业污染防治的框架结构,对流域水生及沿岸陆生生态的预测和评估明显不足。回到北京,我向局领导汇报了这一情况。领导非常重视并指示要建立一套非工业,也就是生态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生态类建设项目的范围,并指定我牵头组织这项工作。我和司里同志召集评估中心负责同志进行了认真研究,初步确定了一个新的框架,为日后提出的六字内涵打下了基础。这六字内涵即“农、林、水、矿、交、旅”,就是农业、林业、水利水电、矿产资源开发、交通(含铁路、公路、机场、码头、管线)和旅游项目为非工业的、生态类的建设项目。对这类项目,要将开发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扰动影响的评价放到重要地位,并将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生物量减少等纳入指标体系。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深圳深南大道福田区填海造路项目。当监督管理司找我司征求意见会签时,我们提出了明确的否定意见,原因是填海要毁掉大量的红树林,而红树林是国家保护植物,我们要求建设方修改方案。过了几个月,修改后的方案报来了,是不动沿海红树林了,沿海道路以高架桥形式通过红树林区。我们又否定了这一修改方案,原因是红树林及栖息鸟类在大桥下,不见阳光甚至不能存活。直到第三个方案结合城市改造,进一步优化了项目的选线和设计,追加了几千万元的生态保护和居民动迁费用,搬走了大量的棚户区,彻底避开了沿海红树林。二十多年过去了,深圳深南大道福田沿海红树林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闹市中保留了一方净土,成了深圳乃至亚洲的一张璀璨耀眼的名片。

2000年,环保总局将监督管理司工业类项目环评和自然保护司非工业项目环评的职能剥离出来,组建了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司,我担任巡视员依然分管非工业类项目环评,同时又承蒙领导和组织信任,增加了分管一地三域规划环评的工作。

那段时间是任务最艰巨的时期,因为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都是非工业的生态类工程项目,其特点是子项目多、战线长、跨度大、路由生态脆弱且敏感复杂,同时又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我记忆中,有很多事件可以大书特书,但由于篇幅所限,只讲几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一、南水北调

我们实地考察了东线和中线,分别给出了报告,提出东线以治污为重点、中线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环评思路。同时也提出流量的减少可能引发海水咸潮上溯的问题。由于西线方案未定,就没进行沿线考察。说实在话,我对长距离跨流域大流量调水在内心是有所保留的。在某种程度上更倾向沿海缺水城市和地区实施海水淡化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因为以色列、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都有成熟的技术。应该对海水淡化和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各自的利弊得失做系统全面的分析。聊可欣慰的是最后采纳了“三先三后”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二、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走线是比较艰苦的,从西宁到格尔木,休息一天,再从格尔木出发,翻越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和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口,途经50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的多年冻土地段和可可西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最后到达拉萨。为克服高原反应,一路服用藏红花。这次考察路由的主要任务是与中科院动物所、植物所、高寒冻土所的专家讨论野生动物通道、施工期高寒植被如草皮移植温室保护和攻克冻土施工难关,用电热传导棒解决冻融问题,初步确定了技术方案。同时提出最严格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原生态。因为在世界屋脊修建铁路实属创举,举世瞩目。境外藏族人士和绿色环保人士是最严厉的监督员,不能出现纰漏授人以柄。这是环评的指导思想。在施工实践中,对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进行了优化,既有缓坡式上通道,也有立体桥下通道。高寒草皮生长不易,整体揭下放在温度适宜的空间加以养护,施工结束后再整体铺回原址,并在特殊冻土地段,用片石堆积形成既能隔热又能散热的保温坡路基。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前,要我们为领导准备外国记者可能要提出的环境问题,方方面面都要有预案回答,不能有遗漏。我们认真地准备了25个问题,结果外国记者一个也没有问及。说明青藏铁路在环评上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三、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国内起始地为新疆,穿越的省份多,北线终点是北京,南线终点是上海。我们先后两次拜访了发改委,向其说明几千公里、穿越沙漠戈壁、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平原水网等不同地形地貌区,还要洞穿黄河长江,环评最少要一年,他们最终同意十个月。在建设单位的新闻宣传片中,片头就铺排阵势,有并排多部施工机械车辆在戈壁滩上隆隆行驶,卷起滚滚扬尘。这反倒引起了我的警觉,当即叫停了这部宣传片。指出这是严重扰动生态,戈壁上硬壳形成和稀疏植被的生长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扰动疏松,就是沙尘另一源头。我们在长达半个多月的走线中,严格限定了施工作业场地的最大宽度,并树黄色纠察线。路由多长,纠察带多长。另外,施工营地尽量就近征用民房,利用已有基础设施等。严禁在戈壁荒漠弃掷生活垃圾。此外我们还坚决果断地要求路由避绕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尽管建设方极不情愿,他们说实地考察并未发现有野骆驼,说明野骆驼已绝迹,无需保护,我们回复,如果很容易发现或到处都是,那真就无需保护,正是因为极度稀缺,濒临灭绝,才更需要保护,尤其是它们的栖息地。最终建设方遵从了我们的意见,对路由进行了优化,避绕了保护区。

四、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是跨世纪四大工程中子项目最多,也是最为复杂的系列工程;它涉及黄河、长江、珠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甚至雅江等诸多流域的水电开发中的法律和生态问题。首先是紫坪铺水电工程,建设方一定要同时上鱼嘴反调节水库,对两千多年的都江堰景观形成极大影响。我们据理力争,坚决顶住了鱼嘴工程和变相的杨柳湖工程。后面还有很多工程,我们依法、科学、客观利用环境影响评价这一“利器”,优化了不少工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真正起到了源头预防的作用。

五、关于影视外景拍摄和户外大型实景演出现场的环评管理

某部电影在外景拍摄时,大量破坏竹林和草地,对现场环境影响很大,引起当地强烈不满。媒体报道后,也引发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当时民间流传的四害是:洪水冲过、大火烧过、蝗虫飞过、剧组来过。为了扭转这种不良现象,保护外景场地的生态环境,我们主动走访了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建设部,文物古迹的主管部门文化部和电影电视剧主管部门影视部;实地调研了杭州“西湖印象”实景演出现场;召开了有著名导演、影视演员、部门和地方代表及影视观众参加的座谈会。最终以我们牵头,建设部、文化部会签,发布了《关于影视外景和户外大型实景演出环境管理的意见》。要求遵循“事先报备、事中严管、事后恢复”原则,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这些年来,我和团队对某索道项目行使了否决权,对交通线性工程涉环境敏感区的诸多项目的路由进行了调整,对北京圆明园防渗工程进行了公开的社会听证,对上海浦西磁悬浮项目公众意见实施了尊重和采纳。对全国诸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路由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大大减少或避免了噪声扰民。每想到这些,我就特别怀念和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楼平、裴亚钦、常仲农、刘薇、李天威、刘贵云、谢慧、周卫峰等诸同志;也感谢地方、兄弟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来我司挂职的同志,更感谢评估中心的专家和同志们对我们提供的技术支撑。正是以上这些同志,组成了一支坚强有力过硬的团队,使我在人生的青壮年时代,参与了上述环评工作。以上点滴回忆与诸同仁共享。

 

作者:牟广丰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

文章评论